Board logo

標題: 平花等級表的迷思 [打印本頁]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4 14:40     標題: 平花等級表的迷思

看了等級表,<br>我想有些問題相信大家有些不清楚<br>
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一下<br>
<br style="color: DarkOrange;">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1.單輪單樁轉與單輪轉的差別?</span><br>
單樁轉指的是,以單輪轉方式,但要繞著單一個角標作劃圓的連續旋轉<br>
一般指的單輪轉,則是在二個角標間的行進旋轉,每次旋轉的位置都會移動<br>
這二種方式是目前唯一被承認技術分的旋轉方式<br>
像ksj常用的原地單輪旋轉,既沒有走樁,也沒有繞行角標,在技術分上不被承認,僅只有藝術分的考評<br>
單腳轉也是一樣的道理<br>
<br>
<span style="color: Blue; font-weight: bold;">2.單樁轉為何比較高分?</span><br>
因為單樁轉要繞行一個角標,要求比連續過樁的旋轉要求更精密的控制<br>
而且要求要一次發力至少要連轉三圈,這個難度是很高的<br>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3.單足單樁轉比單輪單樁轉等級高?</span><br>
因為要求一次發力連轉三圈的基準上,單足轉相對來說比較難達到<br>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4.內蟹與雙輪內蟹等動作的分數偏高?</span><br>
這個問題我問過老鼠隊長,<br>
主要的重點在於,這個等級表是針對成年男子所編寫的<br>
對成年男子這些動作相對來說難,<br>
如果是對少年組、或女子組作評分時,裁判會視狀況下降起評<br>
因為等級表只是一個參考值,並不是一個絕對<br>
這部份是有賴裁判的評斷<br>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5. SPECIAL JUMP的認定</span><br>
SPECIAL JUMP要求雙輪同時起跳、同時落地<br>
等於用雙輪作X JUMP<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而且一定要交叉過角標才算哦!</span><br>
<br>
<span style="color: Blue; font-weight: bold;">6.有做就有分嗎?</span><br>
「是不是我有做幾個A級動作,我的技術分應該就有A級水平??」<br>
相信這是很多人排動作時會有的疑問,也是評分最容易被質疑的部份<br>
答案是不一定的,<br>
等級表上的位置是一個參考值,<br>
同樣是一個前單輪過四個角標,有人做的很穩定、有人做的很扭曲<br>
當然不會有一樣的分數<br>
等級表上的位置通常指的是完成的很完全、很完美的狀況<br>
在完成不完全的狀況下,裁判會視狀況下降起評<br>
想要拿到A級起評,除了A級動作的廣度要夠、數量要多,另外質量也要有才可以哦!<br>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7.不在等級表上的動作怎麼評分?</span><br>
因為平花是個尚是在發展中的運動,<br>
新動作不斷研發出來,無法一一列在等級表上<br>
通常裁判會在等級表上尋找類似難度的動作,<br>
視其難度作往上或往下的起評<br>
所以雖然我們與花式一樣同席位排名法<br>
但不同的是,我們允許裁判作討論<br>
所有動作,尤其是等級表上沒有的動作,<br>
主要就是針對動作認定作討論<br>
<br>
目前我想到的是這些<br>
非常歡迎大家來一起研究討論哦!
作者: markhsu9306    時間: 2009-4-14 18:54

為什麼小天鵝轉比小天鵝過樁高分??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4 19:06     標題: 回復 搶坐沙發 markhsu9306 的帖子

<P>理由還是一樣, <BR>因為要單繞一個角標(就是夾著一個角標轉),比起過樁要更精準的控制能力<BR>而且一次發力就要轉到三圈<BR>這是很困難的<BR></P>
<P>雖然我個人也是覺得小天鵝的話,走樁比較難…</P>

[ 本帖最後由 lindakao 於 2009-4-14 19:07 編輯 ]
作者: motorr    時間: 2009-4-14 19:45

什麼單樁轉 單輪轉 有看沒有懂 我需要示範!!!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4 20:00

<P>旋轉以用腳的不同,大致上有以下幾種大類型 </P>
<P> </P>
<P>1雙腳轉 </P>
<P>2雙輪轉 </P>
<P>3單腳轉 </P>
<P>4單輪轉 </P>
<P>5小天鵝轉 </P>
<P> </P>
<P>而每一種旋轉都有二種行進方式 </P>
<P> </P>
<P>第一種是繞著單一個角標轉的:這種叫單樁轉</P>
<P>第二種是在兩個角標的中間轉,每轉一圈就移動到下一個角標間距的</P>
<P> </P>
<P>以上5大類旋轉都可以作單樁的、也可以做行進的</P>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01:49

<P>
引用:
原帖由 <I>skatepure</I> 於 2009-4-14 14:40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026&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4.內蟹與雙輪內蟹等動作的分數偏高?</SPAN><BR>這個問題我問過老鼠隊長,<BR>主要的重點在於,這個等級表是針對成年男子所編寫的<BR>對成年男子這些動作相對來說難,<BR>如果是對少年組、或女子組作評分時,裁判會視狀況下降起評<BR>因為等級表只是一個參考值,並不是一個絕對<BR>這部份是有賴裁判的評斷
</P>
<P> </P>
<P>平地花式在台灣已經發展成一個所謂的競技運動項目了,早已跳脫出街頭遊戲,</P>
<P>既然是一個競技項目就應該有一份嚴謹的規則。</P>
<P>等級難度表是平地花式這個運動的一個重要『標準』</P>
<P>其標準應建立於公平、客觀、並以科學量化為基礎。</P>
<P> </P>
<P>等級表如果是個參考值,那何謂標準?</P>
<P>以下舉出真實案例提供裁判評分參考</P>
<P> </P>
<P>小朋友筋軟,做內蟹分值下降</P>
<P>胖子重量大,做力量動作如茶壺跳要加分(熊)</P>
<P>小朋友腳比較短,做雙腳交叉頪要加分</P>
<P>大人腳長,做雙腳交叉頪要扣分</P>
<P>成人男生做小天鵝,要加分(蛋江大學的選手)</P>
<P>有閃光者,視樁如殘影,加分</P>
<P>小腦不發達,做平衡動作先加分</P>
<P>教練比較爛,先加分</P>
<P>沒有教練,再加加分(exj)</P>
<P>穿公模鞋,加分</P>
<P>穿軟鞋,再加分(dada)</P>
<P>穿大賣場鞋,直接a起評(這次總統盃有誰想挑戰?!)</P>
<P> </P>
<P> [小人女人筋軟本性也,欲扣分,乃非戰之罪]</P>
<P> </P>
<P> </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5 01:51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02:07     標題: 回復 站著都快看不到了 冠 的帖子

<p>世界上沒有一個等級表是標準的</p>
<p>即使是花式已經發展如此多年的運動,</p>
<p>仍不存在絕對的標準</p><p>一個跳三圈的選手,成績從6.x至8.x都有可能<br></p>
<p> </p>
<p>等級表是個參考,</p>
<p>意思是,這還要是要視狀況、完成度來評分</p>
<p>不是一個A級動作就一定有A級分的</p>
<p>一個極其難看又勉強的單輪轉,</p>
<p>極有可能連B級評分都很勉強的 </p>
<p> </p>
<p>說到內蟹的問題</p>
<p>一個動作憑什麼是A級就是因為他難啊!</p>
<p>就如你說的小人女人筋軟本性也,</p>
<p>內蟹練起來容易所以才拿不到高分,</p>
<p>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p>
<p> </p>
<p>胖子重量大,但不代表力量小啊</p>
<p>教練差、鞋子軟、有閃光不載眼鏡都是個人選擇的因素,</p>
<p>一個選手要為自已選擇最有利的方式</p>
<p>而不是裁判來同情他而加分吧~~~</p>
作者: Mr瑄    時間: 2009-4-15 02:17

換句話說,天生某些柔軟度差(某些筋硬) 的小朋友練成柔韌性動作是不該降水平的? 不能有刻板印象說,小朋友抑或女性朋友柔韌性天生較佳.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02:56

<P>影響柔軟度之因素<BR>(一)、關節構造和種類<BR>(二)、軟組織<BR>(三)、<FONT color=red>年齡</FONT><BR>(四)、<FONT color=red>性別</FONT><BR>(五)、身體活動度<BR>(六)、溫度<BR>(七)、遺傳<BR>--------------------------------------------------------------------------------------------------------------------------------</P>
<P>相對女人小孩的而言,還有其他可以影響柔軟度的因素,且部分因素是可以經由合理適當的訓練來加強進而增加柔軟度</P>
<P> </P>
<P> </P>
<P>以下提供增進柔軟度的方法</P>
<P>(一)、靜態伸展:在不疼痛情況下盡可能的伸展,緩慢的伸展,最後在關節活動度的終點維持維持伸展15秒,總共反覆次數3次,每次間休息30秒。<BR>(二)、彈震式伸展:在輕微的震動或擺動後伸展肌肉,但不要超過主動活動範圍的10%,一次伸展持續30秒,只有一組。<BR>(三)、PNF:技巧與靜態伸展一樣,只是在伸展前,肌肉要先做最大的等長收縮,並且維持3秒,之後維持伸展10-15秒。反覆次數3次,每次間休息30秒。</P>
<P> </P>
<P>伸展運動的原則:<BR>1.要使柔軟度增加,宜逐漸達成,因此最好每天做,至少伸展六週以上才有效。<BR>2.先做幾分鐘熱身再做伸展會更有效率。<BR>3.伸展必須從簡單動作開始,逐漸增加難度,但不宜從事危險動作。<BR>4.不同肌群要交替伸展,並且左右均衡。<BR>5.先溫和而緩慢地拉長肌肉到緊的程度,但不可至痛的程度,在保持姿勢30-60秒。</P>
<P> </P>
<P>總結<BR></P>
<P>『<FONT color=red>先天</FONT>柔軟度不應該影響裁判給分標準』</P>
<P> </P>
<P> </P>
<P>以上資料引用:運動生理學網站</P>
<P><A href="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148&page=1">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148&page=1</A><BR></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5 03:00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03:13

我想你們都誤解一點<br>
起評降並不是扣分<br><br>

等級表是針對一個普遍性的狀況去編寫的<br>
不可諱言,女人與小孩本身就是普遍較軟<br>
所以在分組打分的時候,<br>
這些柔韌性的動作,起評沒有這麼高<br>
但這並不是針對個人,<br>
整個組別都會用同一個標準來看<br>
但每個組別就是有例外<br>
我能說我就是天身腳軟沒力,單輪很難練,<br>
所以我作單輪要裁判加分嗎?<br>
<br>

正是因為不同組別有不同的特性<br>
所以才要分組<br>
不然何必分男女、何必分青年、成年呢?<br><br>再說一個明顯一點的例子<br>像柚子上次WSC與SEBA比速樁<br>一個145不到的小朋友,與一個186公分的成人比<br>這是在客觀上面就不公平<br>因為成人普遍上面就是比小朋友高、比小朋友有力,<br><br>但若都同是國小六年級組,<br>其他小朋友都160公分了,柚子就是特別矮,<br>這是個人特別的狀況,並不能說是不公平<br>瑄富你說的筋硬的小孩,也是一例<br><br>

但請大家想一想,<br>
非得練這個不可嗎?<br>
一定要拿這個來拿分數不可嗎?<br>
大家回頭想想實際打分方式就應該明白<br>
盲目地追崇等級表上的位置並不實際<br>
要拿分有很多方式<br>
每個人應該針對自已的特長去發揮<br>
但我仍然會建議大家去練習各式各樣的動作,<br>
並不是因為分數高,而是增加自已動作的豐富程度<br>
有做肯定優過沒做的…<br><br>

另外回到所謂等級表迷思裡<br>
大家應該回想一下裁判課程上到的東西<br>
為什麼要用席位法來排名?<br>
分數,就是因為無法量化,就是因為無法標準化<br>
所以才用插位法去排序,不必要非常準確的分數<br>
不要迷惑在二分、三分裡面<br><br>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03:19     標題: 回復 9# 冠 的帖子

你自己已經清楚地點出了,<br>
性別與年紀與柔韌度本身就會有關<br><br>

柔韌度肯定可以增加<br>
但需要額外的練習與努力,<br>
所以相對來說成男分數高,不是很明白了嗎?<br><br>

而且,他並不影響打分<br>
而是影響了等級表<br>
針對同一族群的標準是統一的<br>
不是個人被扣分<br>
並沒有不客觀的問題存在<br><br><br>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5 03:21

蛋大的選手應該加在前交叉啦<br>小天鵝夾不到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03:53

<>
引用:
原帖由 <I>lindakao</I> 於 2009-4-15 03:21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091&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蛋大的選手應該加在前交叉啦小天鵝夾不到
</P>
<> </P>
<>某x富以前練qq的時候曾經使用這個藉口! </P>
作者: excusemejoe    時間: 2009-4-15 03:59

唉,明天早上還有課ˊ ˋ<br>趕快睡前一po<br><br>------------------------------------------------<br>我的理解是:<br>小純的論點是平花等級表是以『成年男子』為對象做設計<br>而在以此等級表評斷『非成年男子』的時候,應該考慮其他因素做分數上的調整<br>如:女生天生柔軟度好,所以就算做出內蟹,也應該稍降一點分數<br><br><br>其實這個想法是很合情理的<br>但卻有瑕疵,可能會造成不公平<br>如:該降多少分數?每個裁判調降的都不一樣?<br><br>直覺上比較好的方法是,為女生擬一個專屬的平花等級表<br>在那個等級表裡面直接就降下內蟹等動作的分數<br>這樣看起來就比較ok了<br><br>但是,其實問題還是沒有解決<br>因為雖然男女的問題已經搞定了<br>卻還沒搞定年紀的問題<br>如:也有人相信小孩子筋骨軟總是比較容易做到內蟹之類的動作?<br><br>所以在小孩子對小孩子的比賽當中<br>可能還要制定『小朋友平花等級對照表』<br>這樣或許比較公平,<br><br><br>======================================================<br>好,現在問題來了:<br>1.如果依照參賽者的級別都有標準的平花等級對照表<br>那麼給分上,會比較有依據,是不是不應該再去按照某些個案來調整原訂的給分?<br>如:雖然是社會組,卻有人長得像小孩?他的筋骨應該很軟吧??<br>(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問題,也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現在沒有分出對象(分級的)的平花等級表制度)<br>(只是放在這裡給大家想想看)<br><br><br>2.第二個問題是,小朋友如果跟大人一起比怎麼辦?<br>case 1:有分級的等級表<br>sol:按照各自的標準給分(但是這樣公平嗎?)<br><br>case 2:只有成年男子的等級表<br>sol 1:按照唯一標準給分<br>sol 2:依照個人特性給分<br><br><br>現在要探討的是<br>sol 1與sol 2哪一個比較公平?<br>而sol2,其實如果經過『標準化』的程序,亦即裁判的調整分數是受到規範的,就會很類似case 1的sol<br><br><br><br><br><br>##################################################################<br>冠文等人應該是想要點出公不公平的問題<br><br><br>其實就目前來講的話,裁判的打分仍然因人而異<br>我們只能把這個問題點出來<br>留待給評分的人參考<br>要用哪種觀點來做評分,是裁判的自由<br><br>但另一方面,或許提出這樣的觀點與問題<br>可以成為平花評分規則將來修定時列入考慮的項目<br><br><br><br><br><br>以上,個人看法,晚安<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還有,幹!<br>原來定點單輪轉只有藝術分<br>筆記筆記.....<br><br>我原本還以為定點轉到三圈,就有a級動作輕鬆入袋了...=口=<br><br><br>還有,單腳轉一次發力轉三圈真的蠻難的......orz<br>LINK之類的才做的到吧!?<br><br><br><br><br><br><br><br><br><br><br>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04:06

<P>還有要另外定一份等級表給花式選手跳平花用的</P>
<P> </P>
<P>他們的壓刃轉,跟旋轉類等級要下降</P>
<P> </P>
<P>舉例來說link根本沒什麼練平花,可是他的旋轉強的驚人</P>
<P> </P>
<P>他都在練花式,這不公平啊!!!!!!</P>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5 04:17     標題: 回復 13# 冠 的帖子

其實這也是我不練qq的原因阿<br>x富.....我了解你的痛苦<br>其實.....<span style="color: Red;">沒有人可以比我更了解啦</span>
作者: 天明    時間: 2009-4-15 04:2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3075>
<P>那小朋友做茶壺跳,那起評不就應該高分?因為力量小!</P>
<P> </P>
<P>那要是有男性做了許多"筋軟"的動作就要起評+分嗎?</P>
<P> </P>
<P>難保他剛好就是骨骼異常...,那就要給予起評降分?</P>
<P> </P>
<P>若女性筋軟乃天生也,用來當作起評標準?</P>
<P> </P>
<P>那男性筋軟乃天生也,不就是要算他賺到!</P>
<P> </P>
<P>與其用所謂的小孩、女性其筋骨較易伸展當作起評升降依據,</P>
<P> </P>
<P>怎不乾脆統一其標準?</P>
<P> </P>
<P>畢竟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種,其柔軟度、力量都不可能一模一樣,如果用所謂的大眾觀點,就要對小孩、女性做降評。</P>
<P> </P>
<P>那是多麼不客觀的?既然要強調比賽為客觀分數,而非裁判自我主觀意識。</P>
<P> </P>
<P>不就更應該用同樣的眼光與角度去評判分數。</P>
<P> </P>
<P>況且人生下來其高矮胖瘦也不是一定能控制的,所以用所謂的成人大眾來當作依據,還不如就當做全民的依據,這樣不是更好?</P>
<P> </P>
<P><STRONG><FONT size=5>總結:正因為人類生下來就不同,固分數才應該統一,藉由互補的關係達到平等,若然女性or小孩就得考慮降評,那成人有些動作較易成功不就應該也是降評,反之女性or小孩某些動作較不易成功(力量類),不就也應該要升評嗎?</FONT></STRONG></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DIV>
<P> </P>
<P> </P>
<P> </P>
<P> </P>
作者: Mr瑄    時間: 2009-4-15 12:07

<>
引用:
原帖由 <I>lindakao</I> 於 2009-4-15 03:21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091&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蛋大的選手應該加在前交叉啦小天鵝夾不到
</P>
<> </P>
<> </P>
<>小天鵝卡到陰才是真正的大阿!!!!</P>
作者: Mr瑄    時間: 2009-4-15 12:10

<>
引用:
原帖由 <I>lindakao</I> 於 2009-4-15 04:17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098&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其實這也是我不練qq的原因阿x富.....我了解你的痛苦其實.....沒有人可以比我更了解啦
</P>
<> </P>
<>我的天國也有所苦阿~~ </P>

[ 本帖最後由 Mr瑄 於 2009-4-15 12:12 編輯 ]
作者: Mr瑄    時間: 2009-4-15 12:16

<P>
引用:
原帖由 <I>冠</I> 於 2009-4-15 04:06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09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還有要另外定一份等級表給花式選手跳平花用的   他們的壓刃轉,跟旋轉類等級要下降   舉例來說link根本沒什麼練平花,可是他的旋轉強的驚人   他都在練花式,這不公平啊!!!!!! ...
</P>
<P> </P>
<P> </P>
<P>我覺得這個不合理了,畢竟花式溜冰的練法也是一種練習方法,某些動作而言會比較扎實.</P>
<P> </P>
<P>不然玩煞車的又要跳出來說:練特技的比煞車起平要下降!!(想想我們無敵的詠字...沒在玩煞車,單輪Q煞隨便跳,隨便滑.)</P>

[ 本帖最後由 Mr瑄 於 2009-4-15 12:17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12:22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哈,花式選手的旋轉強,並不是憑空得來的啊</span><span lang="EN-US">~~</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那也是他經年累月苦練的成果!</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另外我想</span><span lang="EN-US">EXJ</span><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說出了我想說的</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其實是我說法不好</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應該不要說是降等級,應該是說要調整等級表</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要怎麼調整,理論上是在該組打分前裁判就該協調完畢</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且就現行的打分法,</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其實並不用太在意每個裁判降評標準不一</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只要裁判對該組的所有選手打分的標準是一致的即可</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因為等級表的訂立</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精神在同樣基準面上,這個動作在裁判心目中的技術評價</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同樣是內蟹、天鵝蟹</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成年男子與兒童女子,裁判給的評價是不同的</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同樣是單輪擺擺,兒童與成人,裁判的評價也會不一樣,</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所以訂立出來的等級表理論上本來就是不同的</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br></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天明說對了,一般小朋友在做咖啡跳,評價就是會比較高</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但我到目前都沒看過幾個小孩子真的做到,為什麼?</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因為難啊!</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正因為小朋友難做到,所以真的做到的,評價才會高</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這是等級表訂立的精神<br></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而像公開賽那種比賽,其實真的就是不公平</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其實仔細看幾次米高盃兒童的名次</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大家可以發現,就一樣水平的動作,</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小朋友的評價通常都比較高</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名次比較前面</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同樣的基準並不只是性別、年紀,</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還有動作的質與量</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舉例說</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我曾質疑過,後退單輪的等級為何與後退茶壺差不多</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但在了解這個等級表,是以四個角標為基準所訂立的狀況後</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我能了解</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在做四個角標的基準上來說,這兩個動作完成難度其實真的差不多</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單輪類要到十個角標左右,難度會大大提升</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如同現行等級表裡,後退茶壺跳與擺擺等級相差不是太遠</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但如果這個等級表是以</span><span lang="EN-US">20</span><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個角標為基準的話,</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肯定倒茶壺跳與擺擺的難度評價會大大拉開</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等級表只能規範在普遍狀況為基準</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無法考慮一個選手個人的狀況</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他長得像小孩,還是胖或瘦,還是天賦異秉或扁平足</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就像我舉的柚子的例子,這些都是個人例外狀況</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只能說他天生軟,賺到了</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就像有的人天生轉不暈,他在旋轉類上佔便宜,那是他的特長</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像我天生就資質魯鈍,也不能要求裁判給我加分(我很想啊…)</span><span lang="EN-US"> </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重點是,有考過裁判的就知道,</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光是一項佔便宜還是吃虧,對評分並沒什麼大影響</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 新細明體="" ,="" serif="" ;="">建議大家多多了解席位法的精神,應該問題會少很多</span></p>
作者: motorr    時間: 2009-4-15 12:47

<P>我覺得在這上面要求<FONT color=red><STRONG>"完全平等"</STRONG></FONT>是很詭異的</P>
<P>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運動都有分男女組也有分成人的兒童組</P>
<P>就是因為要在<STRONG><FONT color=red>"不平等"</FONT></STRONG>中找到一定程度上的<FONT color=red><STRONG>"公平"</STRONG></FONT></P>
<P>當然是不可能<FONT color=red><STRONG>"完全公平"</STRONG></FONT>的,因為<FONT color=red><STRONG>"完全公平"</STRONG></FONT>並不存在</P>
<P>也不能用<FONT color=red><STRONG>"個人特異"</STRONG></FONT>來慨括全部</P>
<P> </P>
<P>舉例來說好了,奧運的花式跳水項目以及體操的自由體操項目</P>
<P>雖然都有評分依據,但是在評分上一定有些許差異</P>
<P>尤其是自由體操,男子跟女子的評分差異頗大</P>
<P><FONT color=navy>男子無音樂,時間較短</FONT></P>
<P><FONT color=darkred>女子要配樂,時間比男子長</FONT></P>
<P><FONT color=navy>男子方面主要是做力量的展現,但是偶爾做出些柔軟度的動作會有加分效果</FONT></P>
<P><FONT color=darkred>女子方面主要是做柔美的展現,但是動作裡面也會排些力量的動作來加分</FONT></P>
<P> </P>
<P>而所謂的客觀,就是由多數人的主觀來達成共識下所產生的</P>
<P>所以在評審方面,很少看過有正式大型比賽只有一個評審定生死</P>
<P>一定是所有評審的評分去加總或加總後除</P>
<P> </P>
<P>所以我覺得平花等級表,男女做同樣的<STRONG><FONT color=red>"</FONT><FONT color=red>部分"</FONT></STRONG>動作給分不同是可以接受的</P>
<P>當然在拿取分數上一定要挑自己有利的方面去做</P>
<P>有利的動作都做穩了就能穿插一些挑戰性的動作來拿取更高的分數</P>
<P> </P>
<P>最後,我覺得目前最有爭議的應該是評審的資格</P>
<P>評審未必是平花高手,就像美食家未必有一手好廚藝</P>
<P>所以就算是平花高手也未必會評分</P>
<P>但是要如何讓人信服評審的資格而沒有異議,可是個難題</P>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12:58

一個裁判打技術分<BR>
考量的有三方面,難度動作的質量、數量、還有速度<BR><BR>

一個動作在B上的選手,分數一定比B下的高分嗎?<BR>
絕對不一定,<BR>
一者是完成的質量好不好,<BR>
一者整體難度動作多不多<BR>
一者是速度快與慢<BR><BR>

另外<BR>
一個選手做了幾個B級動作<BR>
但是連個D級的動作都明顯很差,有些裁判也未必會承認他是B級選手<BR>
<BR>
席位法打分,<BR>
分數一分二分不重要<BR>
重點是,我的名次在你前面還是後面<BR>
具體說來是一個選手給裁判的整體感受的優劣排序<BR>
等級表是一個大致上考量的基準<BR>
但不是絕對<BR>
勸大家不要死抱等級表哦~~~<BR><BR>
作者: 帅帅鼠    時間: 2009-4-15 13:08

赞一下大家积极争论的态度!<BR>
这张难度等级表是我和一部分玩家共同研究的~当时做表的目的1是方便查询单个动作的难度差,2是方便大家练习的顺序。所以这张表目前还只是一份参考。<BR><BR>

大家目前出现的争议都是正常的~也确实是存在的~因为平花还在发展阶段,不像并排已经很成熟。所以难度表在一直更新,比赛规则也在不停调正,这一切都是希望能给所有参赛者一个公平的评分方法,也能方便裁判打分,减少误判。<BR><BR>

说实话目前我们的裁判队伍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还不是绝对权威的裁判,不过至少大陆的裁判们都有一颗公平的心~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我们的平花运动。<BR><BR>

最后说下,有一个公平的心和热爱平花的心才是最重要的。<BR><BR>

PS:大家可以发现有很多动作并不在表中,是因为我们鼓励大家多去尝试新动作,给大家都多的发展空间,规定的太死,会阻碍运动的发展。如果在比赛中出现很特殊的动作则需要裁判们进行讨论。<BR><BR>
作者: 天明    時間: 2009-4-15 13:28

記得在上次講習當中,帥帥鼠曾說:由於平花發展尚未成熟,因此鼓勵大家去做難度動作並藉此來多方評定其難度等級表是否有問題,而且當初還特別強調技術分與藝術分比例採64分,這是為了什麼?

那到底選手做了高難度動作,卻被用動作不夠豐富來批判?這是什麼道理?

技術與藝術永遠都不是絕對的,動作豐富應該是在藝術上做斟酌吧?怎會拿來當作技術起評的參考標準?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13:33     標題: 回復 25# 天明 的帖子

這是相對比較的問題 <br>
不是拿這個當理由<br><br>

當一個選手B級動作很豐富,<br>
跟一個只有二、三個B級動作人選手比較<br>
當然前者會分數高啊<br>
這跟藝術分完全沒關係,<br>
<br>
你再去看一次規則<br>
影響技術分的有<br>
一、難度動作的多樣性<br>
二、速度<br><br>原文:<a href="http://www.66taiwan.com/viewthread.php?tid=111&extra=page%3D1">http://www.66taiwan.com/viewthread.php?tid=111&extra=page%3D1</a><br><br>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13:40

應該有人要發個帖解釋下席位法的機制與精神

我相信目前平花玩家應該是無人通曉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13:41     標題: 回復 27# 冠 的帖子

<br>我近期內會寫的…
作者: 帅帅鼠    時間: 2009-4-15 13:41

<P>回25楼朋友:</P>
<P>技术和艺术都存在多样性 </P>
<P>6:4的分差是希望大家先练技术,技术提升了才有能力去表现艺术 </P>
<P> </P>
<P>“技術與藝術永遠都不是絕對的”这句话对的! </P>
<P>“動作豐富應該是在藝術上做斟酌吧?”在技术中也存在多样性! </P>
<P> </P>
<P>PS:好的技术本身就是艺术,想要有好的艺术表现必须有很好的技术功底</P>

[ 本帖最後由 帅帅鼠 於 2009-4-15 13:46 編輯 ]
作者: 帅帅鼠    時間: 2009-4-15 13:44

<P>冠文~大浪在我们的论坛里有一个说明~你可以看看 </P>
<P> </P>
<P><A href="http://bbs.66club.cn/viewthread.php?tid=76863&extra=page%3D1" target=_blank>http://bbs.66club.cn/viewthread.php?tid=76863&extra=page%3D1</A></P>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5 13:52

今天就算一個人上場做了三個A級動作<br>而其他都是前剪後剪的<br>相信也不會被承認是個A級選手
作者: 帅帅鼠    時間: 2009-4-15 13:54

<P>回31朋友 这种情况是不会被承认A级</P>
<P> </P>
<P>计算方法为:以后剪难度起评再加3个A级动作的单分</P>
<P> </P>
<P> </P>
<P>希望大家注意这点~如果参加WSSA的比赛这样排动作会拿不到高分</P>

[ 本帖最後由 帅帅鼠 於 2009-4-15 14:00 編輯 ]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5 13:55

偏偏很多人就是暴發戶走向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5 14:06     標題: 回復 32# 帅帅鼠 的帖子

這樣只有F級了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5 15:07

引用:
原帖由 <I>motorr</I> 於 2009-4-15 12:47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1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P>舉例來說好了,奧運的花式跳水項目以及體操的自由體操項目</P>
<P>雖然都有評分依據,但是在評分上一定有些許差異</P>
<P>尤其是自由體操,男子跟女子的評分差異頗大</P>
<P><FONT color=navy>男子無音樂,時間較短</FONT></P>
<P><FONT color=darkred>女子要配樂,時間比男子長</FONT></P>
<P><FONT color=navy>男子方面主要是做力量的展現,但是偶爾做出些柔軟度的動作會有加分效果</FONT></P>
<P><FONT color=darkred>女子方面主要是做柔美的展現,但是動作裡面也會排些力量的動作來加分</FONT>
</P>
<P>這個講的是賽制上的設計,為的是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很明顯的他在賽制上以至於裁判規則就已經是兩套不同標準的系統了,無關公平與否。</P>
<P> </P>
<P> </P>
<P>這裡應該探討的是這個運動的社會性質</P>
<P> </P>
<P>休閒運動、競技運動、職業運動可以是一項運動的發展過程,也可以是一個運動的層級區別</P>
<P>上圖中清楚指出了制度體系水準、社會控制、技術水準、參加者自由度與一個運動項目相互關連,</P>
<P>我想今天這篇文章討論的內容層級是在競技運動的範疇,</P>
<P>平地花式已經是國內官方認可的一個滑輪運動項目,他的社會效應已經是非一般休閒運動所及,比賽名次可以申請縣市體育獎金,升學可加分等等</P>
<P>他已經跳脫出一個街頭風格的遊戲運動(至少現階段台灣的體制下如此),</P>
<P>個人認為現有的制度體系完整度尚在休閒活動階級(至少今天這麼多帖子所講的東西在現有書面規則上很難去體會了解)</P>
<P>我們這些平花運動的先期的參與者應該更有一份完善比賽制度的心</P>
<P>期待協會方面儘快籌組台灣平地花式技術規則會議,讓台灣這麼多有想法的人參與平花運動的演進,以期增進台灣在國際平花地位,而不是只靠技術去追.....</P>
<P> </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5 15:17 編輯 ]

圖片附件: 社會性質.jpg (2009-4-15 15:07, 101.77 KB)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42
http://sport.ibbs.tw/attachment.php?aid=803&k=13fac19360f8fdc5517c574682de5cf8&t=1743853130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5 18:52

<P>就是從公平性去衡量才應該要分組比賽,並制定不同的等級表 </P>
<P>等級表的制定並不是偶然或是只某個玩家的想法</P>
<P>這應該是有普世的價值</P>
<P> </P>
<P>一個動作之所以有a級或b級的價值,就是因為它難啊~~ </P>
<P>現在一個動作對小朋友容易、對大人難,</P>
<P>那到底該放在等級表的哪裡?放哪裡都不對啊!</P>
<P>這也是我一直反對不分組的原因 </P>
<P> </P>
<P>正因為普遍兒童與成人、男性與女性的生理構造就是不同</P>
<P>所以要求也會不一樣 </P>
<P> </P>
<P>
引用:
這個講的是賽制上的設計,為的是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很明顯的他在賽制上以至於裁判規則就已經是兩套不同標準的系統了,無關公平與否。
</P>
<P> </P>
<P>今天冠文說的也是一樣的東西</P>
<P>男女、成少,原本就是不同組,要求不同,</P>
<P>在同組的成員用的就是一樣的標準(一樣的等級表)</P>
<P>無關公平與否... </P>
<P>為什麼反而要強迫男女、老少都要用同樣的標準呢?</P>
<P> </P>
<P>協會會努力讓更多人來參與裁判的課程與研討</P>
<P>但制定台灣的技術規則,這並不該是議題之一</P>
<P>原本就該用國際上的規則與賽制</P>
<P>今天不是賽制有問題</P>
<P>現在重點在太多人不明白、不了解這個規則的精神與運作方式</P>
<P>我們該做的是更深入是研討規則制定與運作的原理</P>
<P>讓更多人來了解他的精神並爭取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P>
<P>才能避免以上這些問題出現</P>
<P> </P>
作者: 呆子    時間: 2009-4-15 19:22

<P>我覺得如果認為制度有瑕疵的話</P>
<P>要嘛就別比</P>
<P>不然就等當上裁判或委員的時候去改規則 </P>
<P> </P>
<P>煞車等級表還不是一樣</P>
<P>別說起評了</P>
<P>光是哪招高分哪招比較簡單都已經眾說紛紜</P>
<P>每個人做的進法、連接動作、姿勢跟結尾又各有不同</P>
<P>更別說目前台灣煞車比賽還不分組別</P>
<P>那女生跟小朋友不就都可以先舉白旗了 </P>
<P> </P>
<P>而台灣平花比賽已經區分的很細了</P>
<P>我相信只要裁判對各個組別客觀評分</P>
<P>那些起評的問題並不會引響太多</P>
<P>總之</P>
<P>做好自己的動作</P>
<P>相信裁判的專業及公正</P>
<P>才是最重要的吧?</P>
作者: cityhunter    時間: 2009-4-15 22:23

引用:
原帖由 skatepure 於 2009-4-15 03:13 發表
我想你們都誤解一點
起評降並不是扣分

等級表是針對一個普遍性的狀況去編寫的
不可諱言,女人與小孩本身就是普遍較軟
所以在分組打分的時候,
這些柔韌性的動作,起評沒有這麼高
但這並不是針對個人,
整個組別都會用同一個 ...
碰巧进来,认同你说的这段话。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01:29

<P>我要提出的重點不是<FONT color=red>內蟹等級降低</FONT></P>
<P> </P>
<P>是整個<FONT color=red>裁判規則制度系統</FONT>是需要受檢討改進的</P>
<P> </P>
<P>1.為何這些回文內容要等到我提出來討論,才會被公布?</P>
<P>2.書面規則的簡陋(很多人詳讀規則卻不能窺其全貌)</P>
<P>3.席位法排名機制模糊(評論高低位方法不夠確實)</P>
<P> </P>
<P> </P>
<P>以上</P>
<P> </P>
<P> </P>
<P>請參閱附件檔案(運動舞蹈規則)第45頁 第十一條裁判</P>
<P>現行的國內平花規則與體制相形見拙</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6 01:33 編輯 ]

附件: 標準舞規則.doc (2009-4-16 01:29, 926.5 KB)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05
http://sport.ibbs.tw/attachment.php?aid=804&k=33bd7028e9a5534b55cf482a12f01d33&t=1743853130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6 01:44

引用:
1.為何這些回文內容要等到我提出來討論,才會被公布?
<br><br>是指?<br>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6 01:54     標題: 回復 39# 冠 的帖子

我想你所批評的是國際平花規則,<br>因為台灣就是完全採行國際規則,<br>而這些東西也不是我們能片面改動的<br><br>另外席位排名法並不模糊啊~~<br>正是因為評出一個選手到底是43.1分,還是44.5分不容易<br>但要比出A選手比B選手是優或劣相較簡單<br>也是要避免裁判打分不公,分數不準,總分排名法容易受到影響<br>所以選擇了重名次的席位法<br>我反而覺得這是WSSA最聰明的一點<br><br>針對裁判體制部份<br>平花在台灣是一個新興的運動<br>目前國內光是裁判人數就不足,有經驗的更少<br>我也很希望是由輪值式的、<br>更希望不要都是是同性別<br>更加希望最好一年不要同一個人當二次<br>但是目前根本做不到<br>我至少只要求一點:力求公平,有選手的人不當裁判<br><br>另外,我看你的附件內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優秀之處耶…<br>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01:56

<P>
引用:
原帖由 <I>lindakao</I> 於 2009-4-16 01:44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6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是指?
</P>
<P> </P>
<P>要說的是今天這些帖子的內容,應該是早就有的觀念,時至今日才在台灣的論壇上公布。</P>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6 02:01

因為之前沒論壇啊<BR>
我努力在每次比賽領隊會議<BR>
還是裁判課、教練課上面提出<BR>
但是參與的人少,<BR>
有參與也未必聽進去了~~~<BR><BR>

就像速樁首樁前要起腳,還是說預備之後身不能動<BR>
白紙黑字的規定,<BR>
還是年年有人來抗議啊~~~<BR><BR>

我就是每年到比賽完才有人來OOO、XXX<BR>
還有人以為動作分是一個一個加的<BR>
我才特別來發這篇的啊.... <BR>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6 02:01     標題: 回復 42# 冠 的帖子

所以這篇的重點就在這邊阿<BR>就是每次比賽都會有人有疑問<BR>而規則裡面又沒有寫到<BR>所以才特地寫了一篇東西來跟大家講<BR>希望每個教練多了解一些東西<BR>不是只有看等級表練東西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6 02:03

我本來就有打算要寫席位排名法的說明<BR>
但總也是一個一個來吧…<BR>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6 02:11

像上次的中正盃速樁<BR>忘記是哪邊的人<BR>不知道發令裁判說預備之後就不能動 <BR>還有人強烈質疑為何從預備到鳴槍的時間可以忽長忽短 <BR>說應該要一樣<BR>讓選手可以壓哨 <BR>還有好笑的<BR>說小朋友怎麼可能跑五秒多<BR>不是壓哨的是什麼<BR>我就說.....<BR>其實現在國際上的小朋友連女生都跑到五秒了<BR>那位先生回我...<BR><BR><BR><BR><BR><BR><BR><BR>那是大陸的 不一樣阿 <BR><BR><BR><BR><BR><BR>我沉默了很久<BR><BR><BR><BR><BR><BR><BR><BR><BR>心理想<BR>你說黑人也就算了<BR>說大陸是怎樣 <BR><BR>反正我覺得有心的教練就是會問啦<BR>像這樣討論很好阿<BR>沒心的就算倒貼拿給他 他都不看呢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02:12

席位排名法的機制只是個數學演算的統計結果,其客觀性不容置疑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02:14

<>
引用:
原帖由 <I>lindakao</I> 於 2009-4-16 02:11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7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像上次的中正盃速樁忘記是哪邊的人不知道發令裁判說預備之後就不能動 還有人強烈質疑為何從預備到鳴槍的時間可以忽長忽短 說應該要一樣讓選手可以壓哨 還有好笑的說小朋友怎麼 ...
</P>
<> </P>
<>我印象中上次中正盃的出發令有過短的現象</P>
<>預備到鳴槍中間幾乎無停頓.....</P>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4-16 02:16     標題: 回復 48# 冠 的帖子

是低<BR>上次的發令裁判是有這樣的問題<BR>不過因為那位先生是用這種理由跟我講<BR>所以我會三條線....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05:04

引用:
原帖由 <I>呆子</I> 於 2009-4-15 19:22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40&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煞車等級表還不是一樣</P>
<>別說起評了</P>
<>光是哪招高分哪招比較簡單都已經眾說紛紜</P>
<>每個人做的進法、連接動作、姿勢跟結尾又各有不同</P>
<>更別說目前台灣煞車比賽還不分組別</P>
<>那女生跟小朋友不就都可以先舉白旗了
</P>
<> </P>
<>煞車等級表不客觀的弊病比花桩來的多更是不爭的事實</P>
<> </P>
<>難道我們台灣的技術觀念只能追隨人家的腳步,而不是設法去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P>
<P> </P>
<P>丟這麼多問題出來,希望有激起大家的鬥志 </P>
<P> </P>
<P>坦白講在推廣平地花式這個項目新加坡跟大陸的腦經動的比台灣快多了 </P>
<P>好歹台灣的滑輪運動實力在亞洲也是舉足輕重.....唉 </P>
<P> </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6 05:07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16 05:27

解決方案,不是我們想就有用<br>這是個國際規則,你必須讓國際接受我們的觀念與想法<br>不是我們片面來解決<br>且目前我個人覺得以賽制來說,爭議最大的就是不分組這項<br>我們已積極與WSSA、FIRS等表達我們的意見了<br><br>很多推廣的東西與成果,不是眼睛看得到的<br>光是推進亞錦、推進世錦台灣就有出力很多<br><br>台灣的確在亞洲輪滑舉足輕重<br>但是協會可是有很多項目的,<br>要讓協會願意在亞洲發揮他的影響力,有賴所有平花玩家共同來努力的啊!<br>我們努力的目標第一個便是要爭取協會的認同與重視<br>協會也要去爭取國家的認同與重視,(如同現在的競速)<br>要爭取協會、國家的認同不是一天二天的事<br>現在讓協會接受了平花這個新項目<br>讓整個委員會遲作上軌道,已經是花了很多的精神才做到的<br>(你看輪舞努力多年,也是沒有啊…)<br><br>新加坡與中國,原本都只是非官方性質的推廣<br>是商業團體的支持,<br>原本時空背景就不同,這個說法有失公允<br>新加坡與中國都是直至去年才獲官方協會的認可<br><br>台灣的平花,在二年內就有全國賽、有國手、有中正盃,有獨立的委員會,<br>讓FIRS認可、讓CARS認可<br>這都是委員會努力爭取來的,不是憑空掉下來的~~~<br>大家可知道直花用了多少年的時間才達到嗎?<br><br>希望有想法的人,多提出自已的想法與建議<br>儘量不要隨便批評,<br>會讓做事的人很傷心的哦~~~<br>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6 13:09

GG
作者: 天明    時間: 2009-4-16 13:33

躺了...
作者: 兔子熊    時間: 2009-4-17 23:03

隨便啦~"~
動作是自己排的齁~要排也要先會齁~
反正平花式很自由的~~~哇哈哈哈
作者: xyz813025qq    時間: 2009-4-18 00:31

<p>歹勢~我大約統合了一下去年總統盃的一些大問題 </p>
<p> </p>
<p>速樁的問題:</p>
<p> </p>
<p>二次起跑失誤喪失該次成績</p>
<p> </p>
<p>單腳S型進樁之前請先確定另一隻腳有離地</p>
<p>很多選手喜歡到了再抬起來!</p>
<p>麻煩請完整的過了END線才將另一隻腳放下!</p>
<p>&lt;很多基本動作請做確實&gt;</p>
<p> </p>
<p> </p>
<p>至於花樁的問題:</p>
<p> </p>
<p>很多動作不是選手做出來之後就會有該項動作的分數起評!</p>
<p>舉例來說:捅捅</p>
<p>選手A可以輕鬆且漂亮的過完三隻腳標</p>
<p>選手B卻是舉步維艱的過完四隻腳標</p>
<p>&lt;如果今天你是裁判...那你會怎麼判?&gt;</p>
<p>動作的完成度以及裁判判定選手對於該項動作的控制能力</p>
<p>你總不會跟我說選手B的控制能力比較強吧...那我也無言了 </p>
<p> </p>
<p>藝術相對於技術~如果你能輕鬆的控制動作,相對於身形也會好看</p>
<p>這也是"鼠爺"所說的</p>
<p> </p>
<p>也會有很多人有疑問問說:</p>
<p>兩個選手做的動作都差不多,但是位什麼分數卻差這麼多?</p>
<p>那你可以去觀察兩位選手在不同動作之間連接的流暢度與差異性</p>
<p> </p>
<p>至於冠文大大所提到的選手個人體質差異</p>
<p>那...奧運是不是要針對很多不同種族的人去訂定不一樣的規則</p>
<p>公開的比賽~公平的   "競賽過程"   以及公正的判決</p>
<p>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p>
<p> </p>
<p>其實很多評定的原則是環環相扣</p>
<p>但是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解</p>
<p> </p>
<p>評分表也只是個參考表</p>
<p>多少也跟上述的原因有關</p>
<p>如果只是一昧的認為白紙黑字的規則就是一定對的</p>
<p>也或者認為制度不夠完善有缺失</p>
<p>我個人覺得可以提出更具體的事証來討論</p>
作者: 冠    時間: 2009-4-19 21:16

<P>真理就是要越辯越明</P>
<P> </P>
<P>我們另外開個版來討論</P>
<P> </P>
<P>我們所要求規則的完整性並不是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P>
<P> </P>
<P>一套完善的規則撰寫應該極其完善,不能有這麼多讓人家去解釋的空間,這是不合理的!</P>
<P> </P>
<P>應該任何人看到這個規則都會有相同的概念,完全的了解規則的精義,</P>
<P> </P>
<P> </P>
<P>規則會影響一個教練的觀念,更會影響一個選手的發展,</P>
<P> </P>
<P>所以制定完善的規則勢在必行</P>
<P> </P>
<P> </P>

[ 本帖最後由 冠 於 2009-4-19 23:11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20 03:27     標題: 回復 56# 冠 的帖子

現行規則的確是不夠完善,<BR>畢竟平花是個新項目,很多東西都會一改再改<BR>制定完善的規則當然是勢在必行<BR>但並非一朝一夕可成<BR><BR>問題在,<BR>很多規則的解釋,不該由我們片面來解釋<BR>萬一解釋與WSSA的解釋不同時,該如何處理?<BR>所以說,關於國際規則的東西,應該是爭取參與規則的制定才是<BR><BR>另外<BR>規則給的是裁判基準是觀念、是原則<BR>就像你給的運動舞規則一樣:<BR>
引用:
(五). 動作(MOVEMENT):<BR>1. 選手移動要有該舞蹈的特色。<BR>2. 選手的昇降動作、擺盪與平衡。<BR>3. 動作能控制和平衡,較大的擺盪才有較好成績。<BR>4. 豐富的身體運用技巧。<BR>5. 身體速度變化多端。<BR>6. 平衡與控制的品質。<BR>7. 身體線條與優良的舞蹈技術都吸引著觀眾。<BR>8. 平衡與控制:
<BR>一般的規則都只是給一個基準與原則,<BR>而不會告訴你裁判打分的實務,<BR>不會告訴你,什麼怎樣什麼怎樣就該幾分<BR><BR>就像音樂比賽規則會告訴你,台風XX%、音色OO%、技巧.....<BR>但會告訴你怎樣的台風有幾分,怎麼的音色有幾分嗎?<BR><BR>基本上平花規則重視的東西其實寫的很清楚<BR>技術在:難度動作的多樣性、速度<BR>藝術在:身體語言、音樂配合、動作編排<BR><BR>任何一個選手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去走,就會獲得較高評價的<BR><BR>不列明太清楚的打分細則,是不希望選手有下面這種想法:<BR>「天鵝蟹好高分,我要練,<BR>SPECIAL才D級,沒屁用,不要練!.....」這一類的…<BR><BR>更不希望選手刻意迎合規則而制限了自已的發展<BR><BR>因為原則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有很多解釋空間的<BR>怎樣才叫動作流暢優美?怎樣才叫音樂配合,每個人的認定就是不一樣<BR>像費玉清的高亢是好聽的音色、難道蔡琴的低沉就難聽了嗎?<BR>若是真的列明了選手音色應高亢明亮才能得高分,下次比賽肯定人人唱歌都學費玉清那樣了!<BR>
作者: TNT_SLin    時間: 2009-4-20 16:06

引用:
原帖由 skatepure 於 2009-4-20 03:27 AM 發表
若是真的列明了選手音色應高亢明亮才能得高分,下次比賽肯定人人唱歌都學費玉清那樣了!
<br>
很認真的看完這一篇,到這一句時...我忍不住笑了 <br>
不過 我想說的是 凡事起頭難阿!! <br>
會慢慢好起來的 <br>
帶頭的 是很...很...很...辛苦的~~~ 加油 ~    
作者: 冠    時間: 2009-4-20 16:12

<P>
引用:
原帖由 <I>skatepure</I> 於 2009-4-20 03:27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1&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若是真的列明了選手音色應高亢明亮才能得高分,下次比賽肯定人人唱歌都學費玉清那樣了!
</P>
<P> </P>
<P>现在主流貌似如此</P>
作者: 米麻米署    時間: 2009-4-20 16:58

<P>
引用:
原帖由 <I>冠</I> 於 2009-4-20 16:12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2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现在主流貌似如此
</P>
<P>如果主流是這樣的話~</P>
<P>那大家都去模仿KSJ就好了ㄚ~</P>
<P>但這樣就失去了平花比賽的意義了~</P>
<P>那以後別叫平地花式的賽~</P>
<P>叫做KSJ模仿賽好了~</P>
作者: motorr    時間: 2009-4-20 17:05

<>有些人找到問題後,會想辦法解決建設</P>
<>有些人卻是找到問題,然後不斷的攻擊而不會去建設</P>
<> </P>
<>我自認我沒能力去建設,所以這篇我很安靜</P>
<>但是至少我做到了,不去破壞他人的建設</P>
<> </P>
<>另外男女子自由體操現行體制下,是用同一套"動作<FONT color=red>參考</FONT>表"再加以去評分</P>
<>不過卻很少聽到男子組或女子組去抗議對組的優勢</P>
<>因為大家都是在同樣的組別標準下去評比</P>
<>或許自由體操不是奧運下的熱門項目,但是他在奧運中的公平性是無庸置疑的</P>
<P> </P>
<P>另外,有人喜歡看自由體操嗎? </P>
<P>(其實我都看女子比較多 </P>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4-20 19:03

<P>
引用:
原帖由 <I>冠</I> 於 2009-4-20 16:12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27&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P>
<P>现在主流貌似如此
</P>
<P>所有東西的起頭都是一樣</P>
<P>舞蹈、熱音、等等東西,</P>
<P>都是從模仿開始的</P>
<P>因為</P>
<P>沒有良好的基底,難以體現所謂藝術與風格</P>
<P> </P>
<P>但你看世界前幾名的選手,</P>
<P>其實都有自已的風格的,不會去模仿別人</P>
<P> </P>
<P>這點我想大家都會慢慢進步的!</P>
<P>共勉之</P>
作者: 阿政    時間: 2009-4-27 16:08

這篇的文章實在太精采了 不推一下怎麼可以
作者: recky    時間: 2009-5-3 23:58

<>瞭解不少進行中的問題</P>
<>問題的解決才是最後大家要的</P>
<>回到溜溜的本質是休閒開始的</P>
<>若要競技才去CARE</P>
<>裡面細部的高低</P>
<>另個觀點來說</P>
<>分級表是休閒精進的目標參考標準</P>
<>有現在這些還真是不容易呢</P>
<>不要被文字綁死了</P>
作者: 家豪    時間: 2009-5-4 19:42     標題: 這...

<>小朋友筋軟,做內蟹分值下降===========翔翔筋也很軟 但會影響她做內蟹的評分?</P>
<> </P>
<>胖子重量大,做力量動作如茶壺跳要加分(熊)=======所以重達120公斤的胖子 肚子也大  做茶壺要加分?</P>
<> </P>
<>小朋友腳比較短,做雙腳交叉頪要加分========</P>
<> </P>
<>大人腳長,做雙腳交叉頪要扣分=============所以速樁 180公分成人vs 120公分的小朋友  起步要讓幾秒? </P>
<> </P>
<>成人男生做小天鵝,要加分(蛋江大學的選手========賽前通通到醫院拍側寫  按照公分 尺寸來決定分數 </P>
<> </P>
<P>有閃光者,視樁如殘影,加分==============我不鼓勵視障朋友不趕緊治療矯正就來參賽   買副眼鏡吧 </P>
<P> </P>
<P>小腦不發達,做平衡動作先加分===========徵求一為愛唱歌的音癡   張宇跟黃小玲會給妳加分 黃國倫不會罵 </P>
<P> </P>
<P>教練比較爛,先加分==========我沒教練   先頒獎 </P>
<P> </P>
<P>沒有教練,再加加分(exj)=========Linda自己當教練     亞錦賽獎狀先退還 </P>
<P> </P>
<P>穿公模鞋,加分==========穿seba扣分  嚴禁FW  KSJ</P>
<P> </P>
<P>穿軟鞋,再加分(dada)=============選手各人自我挑戰  不能左右  </P>
<P> </P>
<P>穿大賣場鞋,直接a起評(這次總統盃有誰想挑戰?!)===========穿KSJ直接紅牌出場</P>
<P> </P>
<P> </P>
<P> [小人女人筋軟本性也,欲扣分,乃非戰之罪]</P>
<P> </P>
<P>~~~~~~~~~~~~{大人男人多一點東西乃天生也,欲得神功,得揮刀自宮}~~~~~~~~~~~~ </P>
<P> </P>

[ 本帖最後由 家豪 於 2009-5-4 19:44 編輯 ]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5-10 02:56

欲得神功,得揮刀自宮....<br>


linda....................<br><br><br>切了吧~~~~~~~~~~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5-10 03:23

切有什麼用<br>減輕重量嗎?
作者: 家豪    時間: 2009-5-11 01:09     標題: 回復 67# lindakao 的帖子

<P>這樣你做交叉類動作 或內蟹 不單有加分 還輕鬆 根本就是賺到又撿到 比起上班時 撿到錢 賺錢中+檢錢 更好</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話說linda切了....你.....哀.......小純阿...哀..............</P>
<P> </P>
<P> </P>
<P>我不想多說ㄌ</P>

[ 本帖最後由 家豪 於 2009-5-11 01:14 編輯 ]
作者: lindakao    時間: 2009-5-11 02:02     標題: 回復 68# 家豪 的帖子

不用切啦<BR>留下來可以當緩衝墊阿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5-11 03:40     標題: 回復 69# lindakao 的帖子

阿魯巴時的緩衝墊嗎?
作者: cityhunter    時間: 2009-5-14 09:12

<>
引用:
原帖由 <I>冠</I> 於 2009-4-16 05:04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185&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煞車等級表不客觀的弊病比花桩來的多更是不爭的事實   難道我們台灣的技術觀念只能追隨人家的腳步,而不是設法去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丟這麼多問題出來,希望有激起大家的鬥志   坦 ...
</P>
<> </P>
<> </P>
<>而且台湾的平花起源比大陆要早。</P>
作者: skatepure    時間: 2009-5-14 09:52     標題: 回復 71# cityhunter 的帖子

不知樓上這話從何而來??<br>就我所知,平花是大陸比較早<br>還是樓上的把dsp當初的角標舞也算在其中??<br><br>其實不管誰早,最重要的是,<br>台灣當初並沒有有力的單位進行推廣<br>發展比較慢也是意料中事啦!<br><br>
作者: cityhunter    時間: 2009-5-15 08:52

<P>
引用:
原帖由 <I>skatepure</I> 於 2009-5-14 09:52 發表 <A href="http://www.66taiw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94&ptid=591"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66taiw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不知樓上這話從何而來??就我所知,平花是大陸比較早還是樓上的把dsp當初的角標舞也算在其中??其實不管誰早,最重要的是,台灣當初並沒有有力的單位進行推廣發展比較慢也是意料中事啦! ...
</P>
<P> </P>
<P>因为当我03年开始玩平花的时候,这边教我们玩的是从台湾教练那边学来的平花技术</P>
<P> </P>
<P>当然,DSP那些也勉强可以算得上</P>
<P> </P>
<P> </P>
<P>不过确实是没有强有力的人去推广</P>
<P> </P>
<P>你们现在做的很好呢,呵呵</P>
作者: 呆子    時間: 2009-12-10 01:10

小打小打

<br><br>就是這篇<br><br>快看快看
作者: 轮子飞扬    時間: 2010-7-29 17:54


作者: TNTTNT    時間: 2011-4-18 23:54

朝聖
作者: changoo    時間: 2011-10-13 23:04

原來我只到第四級欸  後面還要有長的路...




歡迎光臨 ==歡迎光臨66TW==輪滑溜冰專屬論壇 (http://sport.ibbs.tw/) Powered by Discuz! 6.1.0F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