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績優生 保送條件放寬
記者林曉雲、葉士弘/台北報導〕台北市重慶國中棒球小將甫勇奪世界青少棒錦標賽冠軍,體育績優生在運動場上表現優異,升學卻常遇困擾,教育部著手研修「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甄審保送、甄試升學將取消名額外加的優待,但相對將放寬績優認定條件,現制要求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前十六名才能保送、甄試,未來只要代表國家參加奧賽,即符合資格,其他國際比賽則由獲獎前四名放寬為前六名。<br><br>參加奧賽 即符合資格<br><br>這項新制已辦過公聽會,預定明年實施。新案另一重點是更明確規範分發原則,透過甄審管道保送者,先參考學生志願及指定運動項目成績分發,若指定運動成績相同,再以其他體育次成績或學科筆試做比較;甄試管道則需另外參加學科甄試,但先比運動成績,再比學科成績高低分發。<br><br>現行各校採外加名額三%方式招收體育績優生,一百人就可多收三人,未來則將取消外加,納入各校總招生名額一併計算;儘管得獎資格放寬後,可能提高體育資優生升學競爭機率,但有學者擔憂新制取消外加,可能體育資優生將會排擠一般學生,或體育生甄試成績不夠理想,反而造成升學名額縮減,恐有其他副作用。<br><br>取消名額外加優待<br><br>北市重慶國中輔導主任翁文卿表示,表現優異的學生球員,不只國內高中職搶著要,國外也來台搶學生,重慶已有好幾個學生直接到日本唸高中,且費用全免,政府若能給予更多升學協助,避免優秀人才外流是好事。<br><br>松山高中籃球隊教練黃萬隆表示,目前升學管道已較七、八年前更為暢通,以籃球為例,除了保送升學外,各校還有獨立招生等方式,就算不符保送資格的球員,仍能透過獨立招生方式,進入該校就讀。<br>